22届23届24届毕业生太难了!多位学生因“疫情班”,被HR拒之门外

  发布时间:2024-11-05 18:34:54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为了解决应届生就业问题,官方出台了一系列就业扶持政策,鼓励用人单位接收应届生,给学生一个积累工作经验的机会,先就业再择业,避免出现毕业即失业的状况。前两年,很多用人单位都为了享受补贴政策而尽可能多招应 。

为了解决应届生就业问题,疫情班官方出台了一系列就业扶持政策,届届届毕拒鼓励用人单位接收应届生,业生因被南宁市某某装饰设计维修站给学生一个积累工作经验的太难机会,先就业再择业,多位避免出现毕业即失业的学生状况。

前两年,门外很多用人单位都为了享受补贴政策而尽可能多招应届生,疫情班结果发现同样是届届届毕拒大学生,老师面对面授课培养的业生因被学生,跟上网课培养的太难学生,差距不是多位一星半点儿。于是学生今年秋招便出现一个奇怪的现象,那些网课培养出来的门外学生收到了“歧视”。



22届23届24届毕业生太难了!疫情班南宁市某某装饰设计维修站多位学生因“疫情班”被HR拒之门外

一位大学生在找工作时,还没自我介绍,也没面试就被拒绝了。一开始学生还以为是不招应届生,结果给出的答复出乎意料,不是不招应届生而是不招疫情班的应届生。



所谓的“疫情班”,是用人单位交流的口头语,是指大学期间上过2年以上网课的学生,具体为22届、23届、24届毕业生。这三届学生表示:我太难了,大学期间上网课就已经很吃亏了,结果毕业后仍旧没有摆脱时代黑利。

学生对此表示难以接受,往届学生就业,会看毕业院校、专业、平时成绩、实习经历等等,这届学生居然被要求查看手机电量使用情况。以此查看学生平时是不是依赖手机,避免上班期间摸鱼,耽误工作进度。



该单位刚刚辞退了一位疫情班的学生,因为大学期间一边上网课一边睡觉或者玩手机,已经养成了摸鱼的习惯。上班的时候也经常溜号,心思完全不在工作上,就想着怎么摸鱼、偷懒,躲在厕所打游戏,这才拒绝录用疫情班的学生。



用人单位给出解释,这也是优胜劣汰的结果

从2020年寒假开始,全国大中小学校的教学工作都因为疫情而受到了严重影响。大学生因为多数都来自外地,如果让学生强制返校,势必会因为人口流动而增加风险,所以很多高校直接让学生居家上网课,避免在学校人群聚集增加危险。



还有的学校即便让学生返校,也是在寝室里上网课。学生在教室里听课效果暂且无法保障,更别提网课了。学生是无法逃课,但认真听课的也不多。再加上网课期间,学生无法参加实践活动,就连与人沟通交流的机会也少,学生的专业能力、沟通能力都欠佳,这才是用人单位不愿录用的原因。



有用人单位给出解释,网课培养的学生专注力也不行,上班很容易分心。全靠前辈从0基础开始培养,硬“喂”出来的。这些学生也没有待人接物的能力,人情世故完全不懂,让领导们很无奈,很多很简单的事情也处理不好。

专业能力和职场技巧全要靠单位培养,无形中也增加了用人成本。好不容易把学生培养成型,也到了跳槽的时候,企业自然不愿意为他人作嫁衣裳。关键还是应聘者太多,才给了用人单位挑三拣四的机会。



不该给求职者盲目贴标签

疫情班的学生也是无辜的,不应该让学生承担后果,只不过企业也承担不起高昂的用人成本,这才出现了尴尬的局面。后疫情时代,带给人们的影响却还没有完全消失。打铁还需自身硬,若不是疫情班的学生确实给用人单位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也不会有这样的不成文的规定。

律师表示,用人单位以疫情班为由,拒绝应届毕业生已经涉嫌违反就业促进法,构成对特定群体的就业歧视。不排除有个别学生能力不符合用人标准,但不能因此而否定所有学生,这不公平。



用人单位应该一视同仁,合理考察应聘者的能力,择优录取,而不是胡乱给求职者贴标签。这样看似能提高工作效率,但无形中也会错失一些人才,不利于企业发展。

千里马好找伯乐难寻,有发展潜力的公司不会计较眼前的得失,而是能透过现象看本质。高学历不代表高素质,同理疫情班里照样卧虎藏龙。有些学生在逆境之中也培养出抗压能力,适应能力很强,或许是错过了实习的好机会,只要企业给他们一个机会,说不定就能还你一个奇迹。



应届生若是遇到用人单位就业歧视也不要因此而影响心情,要有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信心。毕竟不是所有企业都有识人善任的能力,这也是双选的结果。通常招聘规定奇葩的公司,可能对员工也比较苛刻,塞翁失马安知非福。只要带着信心继续努力,总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

今日话题:如何看待企业拒招“疫情班”的情况?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和收藏!更多精彩内容就在下一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 TTS新传论文带读:数字死亡,又在C刊学新词了!

    @TuTouSuo™️*小红书账号:秃头研究所新传考研/秃头研究所Monsters*如果你觉得自己读论文太过于盲目,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如果你也想要通过碎片化的时间来补充和拓展知识储备;如果你想要一份直
    2024-11-05
  • 消费体验升级 点燃“假日经济”新动能

    “五一”假期,游客在天津极地海洋公园科技馆体验魔法海洋。人民网记者 乔业琼摄“自驾两小时就到了,这里不仅海洋动物种类丰富,互动体验也非常棒!”北京市丰台区的周先生一家“五一”假期到天津极地海洋公园游玩
    2024-11-05
  • 打造高端智库的“名片”

    2005年,中国科学院在实行知识创新期间,提出建设国家科学思想库的战略目标,《中国科学院院刊》也由此开始改革转型,逐步确定了《中国科学院院刊》的“智库”定位。“我们希望《中国科学院院刊》加强办刊能力,
    2024-11-05
  • 智汇科普·科普中国智库专家访谈丨李象益: 创新是科普事业的灵魂

    本期访谈专家: 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卡林加科普奖”获奖者,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技馆原馆长李象益“科普事业是一个永无止境、永远创新的事业,创新是科普的灵魂。科普要根据公众科学素质
    2024-11-05
  • 巴基斯坦一检查站遭遇自杀式爆炸袭击

      新华社伊斯兰堡10月26日电记者蒋超)巴基斯坦警方26日说,该国西北部开伯尔-普什图省一安全检查站当天发生自杀式爆炸袭击,造成至少7人死亡、3人受伤。  一名不愿公开姓名的巴警方高级官员告诉新华社
    2024-11-05
  • “澳门研发+横琴转化”模式渐成常态

    原标题:“澳门研发+横琴转化”模式渐成常态近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以下简称“合作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创业集聚地开园,首批18家机构企业、6个研发及成果转化中心入驻,涵盖人工智能、大健康、空间科学、
    2024-11-05

最新评论

3169.top